2020年一场疫情加速了汽车行业大洗牌。
我们已经见证了东风雷诺宣布解散,雷诺在华不再生产燃油乘用车;众泰汽车工厂停工,鼓励员工离职;博郡汽车全员待岗,暂时放弃造车……
而对于个别品牌而言,哪怕是没有这场疫情,退市似乎也是必然。
比如东风裕隆纳智捷。
近日,据台湾中央通讯社最新消息,台湾裕隆集团与东风公司已初步达成共识,裕隆集团旗下纳智捷品牌将正式退出中国大陆市场,目前双方就东风裕隆纳智捷退市细节仍在讨论评估当中。
据了解,这是裕隆集团筹划新一轮缩减开支和转型计划的一部分。
事实上,东风裕隆纳智捷曾一度被传退市,以至于让人习以为常,且无论东风公司和纳智捷如何否认,退市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疫情只是催化剂,其早已摇摇欲坠
去年,东风裕隆便不断传出“工厂停滞”、“即将退市”的消息,并且据多家媒体报道,东风裕隆的经销商网络已经接近于瘫痪,多家经销商处于非正常状态,或只能提供售后服务。
为此,马拉车市也曾多次探访纳智捷4S店,经走访发现,在成都这座私车第二城已找不到一家纳智捷店,能够找到的只剩下未拆除的门头,以及未撕掉的标语。
东风裕隆其实成立并不算晚,2010年12月至今已有近十年之久,然而,“十年磨一剑”并未在东风裕隆上演。纳智捷品牌虽然有8款车型,但未能有一款撑起品牌销量。
官网显示这8款车型分别为URX、U5 EV、U5 SUV、全新优6、锐3、全新纳5、优6 SUV和新大7 MPV。其中URX 中型SUV于2019年12月正式上市,好不容易上市的新车,却仅满足国五排放,在所有车企都在布局国六新车时,纳智捷的这波操作的确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提到纳智捷,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大7 SUV,它也是东风裕隆推出的首款车型。2011年9月上市以来,17.98-29.30万元的售价,成为当时价格最高的自主汽车之一。凭借越级的科技配置与大尺寸、大空间,起初大7 SUV销量也不俗。后期由于油耗高、保值率低等口碑危机,销量狂跌,直到2018年8月正式停产。
早些年的纳智捷其实也有过高光时刻。2015年,东风裕隆纳智捷品牌达到最高峰的年销6万台,不过好景不长,2018年销量跌至只有7056辆,同比2017年下滑高达61%。2019年,纳智捷全年销量仅1947辆,同比下降72.4%。
进入2020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汽车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,各大品牌销量下跌至冰点,而东风裕隆明显更加不具备抗击打能力。数据显示,其今年5月销量仅7台,同比下滑94.3%;1-5月累计销量为43台,同比下降92.5%。
由此可见,疫情只是催化剂,纳智捷早已摇摇欲坠。
拿什么拯救你,纳智捷
不仅销量惨不忍睹,产品质量、口碑、服务营销同样不温不火。
纳智捷是一个被质量和口碑压垮的品牌,如今网络上还流传着与纳智捷有关的段子。“中石油中石化战略合作伙伴”、“怎么才能让我的纳智捷车价值翻倍?答:加满油”——这是网友口中调侃纳智捷最经典的段子,而众多段子中,吐槽高油耗的可谓最多。
另外,在业内流还传着这样一句话,“纳智捷是一个让二手贩子都颤抖的品牌”,这也侧面反映了纳智捷在二手车市场上很不招人待见。在二手车市场,纳智捷大7 SUV贬值率极其的惊人。
贬值率也与其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先不说油耗高的吓人的大7 SUV,就是U6也存在着问题,发动机抖动、变速箱异响等等。各种油液渗漏,各种异响,各种零部件无故失效,已经成为了纳智捷被投诉最多的问题,正是这些问题让纳智捷的口碑跌落谷底。
更不说这么多年以来,纳智捷似乎没有找到营销的根本点,明星站台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好感,消费者关心的永远是产品力、品牌力和性价比,没有这些作支撑,再多的营销也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而这些恰恰是纳智捷缺乏的。
产品质量、口碑、服务营销等没有一点能抓住,转投新能源怀抱恐怕也难以拯救纳智捷。
有消息指,裕隆集团未来的发展重心将转向与鸿海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上,双方计划推动电动汽车整车研发设计、开放平台和生态业务。
新能源看似是唯一救命稻草,但如今豪华、合资、自主品牌早已布局新能源领域,更不提还有为数众多的造车新势力加入战场。事实上,为挽救颓势,早前东风裕隆就计划在新能源市场加大投放,依照其“510计划”,纳智捷品牌将在2018-2019年陆续推出纯电动车、PHEV混动共计8款车型,涵盖SUV、MPV品系,直至2020年实现新售车型全面新能源化。
然而,其上述产品计划到目前为止并未落实,新车上市进度不断拖延。尤其可见,通过新能源汽车重新打开市场并非易事。
马曰:
东风裕隆成立后,曾定下第一个10年计划:到2020年,产值超越250亿元,销售规模超越30万辆,进入国内汽车行业第一阵营。如今,十年期限已到,现实却与计划背道而驰。
虽然是否撤出,目前还没有官方定论,不过在遭遇东风汽车“撤人不撤资”、一线城市经销商相继退网后,边缘化的纳智捷品牌已经接近绝地。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,要么背水一战,要么黯然落幕。